中国央行数位货币- 区块链与新时代的完美结合
数字货币时代已来
2018年4月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数字经济:智慧的价值"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该分论坛响应博鳌论坛主题,探索数字经济对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论坛上,与会人员就互联网及移动互联、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整体趋于成熟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随着人类互联网行为不断积累,产生大量数字资产,用新的技术手段完成人类数字资产价值转移已经提上日程。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数字时代。而这个时代里,区块链技术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技术。
从技术的角度看,在区块链的沧海横流的时代,以太坊、Corda、ZCash 并起,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目前已经日渐成熟,而且有非常多的门派和门类。同时也可以看到,比特币的全球算力现在已经达到了4EH/S,都显示出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代。
从行业的角度,区块链在全球范围内票据、证券、保险、供应链、存证、溯源、知识产权等十几个领域都有了POC 的成功案例,部分已经进入了实践阶段。不仅是独立开发商,国内国际多家大的金融机构、银行、传统企业,都也纷纷建立自己的区块链项目,无论是自己进行研发,还是和第三方合作,证明行业内区块链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也是火爆的趋势。
数字货币的区块链之路
中国国民人大财经委员会前副主任黄奇帆在上海的一场金融峰会上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已趋于于成熟,
中国逐步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替代。「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我认为已趋于成熟,
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说。
黄奇帆口中的「DC/EP」便是中国人民银行计划中的数字货币项目,
它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的缩写。
这种数字货币将和人民币等值,并可以与人民币自由兑换,更重要的是,
它据称可以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使用。
但和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现有加密数字货币不同的是,
央行可能仍将是货币的发行者。
该货币可能将由中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但对普通民众来说,
他们需要打交道的对象仍然是国有和商业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表示,该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
人民银行将首先对接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再具体负责对接普通民众。
「因为移动支付的普及,我们已经实现了货币的电子化,
即便以后推行数字货币,在支付这个环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感的,」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客座教授江瀚对BBC说。
「反而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感受会更明显,包括银行柜员可能不用再点钞。」